172.第172章_完蛋!陛下这是要白嫖我!
笔趣阁 > 完蛋!陛下这是要白嫖我! > 172.第172章
字体:      护眼 关灯

172.第172章

  “嗯?你怎么知道?”前一位大臣惊讶地反问,他的脸上写满了疑惑与不解。难道这个故事已经传遍了朝堂?

  “我听到的也是鸭子!”众人哗然!接着,议论声此起彼伏,仿佛炸开了锅。有人激动地问:“你家孩子回家后要看帐本吗?”

  “看了…呵,想看我家的账本?林小风竟然利用孩子,他可真行!”一位大臣愤怒地说道,他的脸上写满了对林小风的不满与怨恨。显然,他已经察觉到了林小风的计谋,并对此感到愤怒不已。

  “锦衣卫把家庭作业当手段,这做人也太没底线了!”另一位大臣也表达了强烈的不满,他的眉头紧锁,眼神中闪烁着愤怒的光芒。这些大臣们开始对林小风口诛笔伐,觉得被他玩弄了一场。他们纷纷表示对林小风的不满与愤怒,仿佛要将所有的怨气都发泄出来。朝堂之上,顿时充满了火药味。

  陈曙光的脸色变得非常难看。他深知这些大臣们的愤怒并非空穴来风,林小风的做法确实让人难以接受。他感到自己的权威受到了严重的挑战,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怒火。然而,他作为朝堂上的重要人物,必须保持冷静与理智。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试图平息心中的怒火。

  李秋炎有些担忧地拍了拍陈曙光的肩膀安慰道:“算了算了,孝心是真的就行了。不管怎样,孩子学好就行。”他试图平息陈曙光的怒火,也表达了对孩子们转变的认可与接受。毕竟,这些孩子们的转变是实实在在的,他们的进步与成长是无法忽视的。

  陈曙光沉默了片刻,点了点头表示赞同。他知道李秋炎说得对,孩子们的转变是实实在在的,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而且他也深知这些孩子们的转变背后付出了多少努力与汗水。他们不仅学识大增还变得更加懂事与孝顺这是值得欣慰的事情。

  当最后一位大臣进入朝堂时,今日的朝会正式开始了。然而,众人的心神似乎并未完全回归,许多人仍旧沉浸在林小风所描绘的那幅宏伟蓝图中。他们想象着那未来的美好前景,心中充满了期待和憧憬。那梦幻泡影般的景象,在他们心中却变得如此真实,仿佛触手可及。

  林小风,一个年轻而精明的官员,此刻正站在殿下,他身穿一袭青色的官袍,腰间束着一条玉带,显得精神抖擞。他的眼眸深邃,仿佛能洞察人心,鼻梁高挺,给人一种坚毅果敢的印象。他微微颔首,声音不大却坚定有力:“陛下,我认为书大人说得有道理。”

  “你怎么连背书都背不下来?!你爹我三岁的时候就能倒背如流了!”李德贤的声音在书房内回荡着,充满了愤怒和失望。紧接着,书房里响起了皇孙李凌珏的哭声,那哭声稚嫩而凄切,如同一只受伤的小鸟在无助地哀鸣。

  书文旭一听这话,顿时意识到自己失言了。他急忙摆手解释:“林校长,老夫没有贬低的意思,只是······”他的话还没说完,就被靖江帝打断了。

  不等洪城开口反驳他,林小风就转向靖江皇帝说道:“陛下,在我们靖江,他们已经受到了很好的款待。如果我们想和他们做生意的话,过分慷慨只会给我们带来后患。强大的人自然会受到尊重!这与是否送礼无关。”

  在人群里,陈曙光斜着眼睛看着身旁的李秋炎,他的眼神中带着几分戏谑与不屑,阴阳怪气地说道:“李阁老啊,你不是说你家孩子不念了吗?怎么这么热心呢?还挤什么挤啊?莫非是觉得爱靖小学的教学确有独到之处,又舍不得放弃了?”他的话语中带着几分讽刺和挑衅,显然是想戳中李秋炎的痛处。

  靖江帝挥了挥手,仿佛是在示意他继续:“呈上来吧······算了,你直接到朕跟前来展示吧。”

  然而在这阵热烈的赞美过后,朝堂上陷入了沉寂。大臣们似乎都无言以对了,靖江帝也不知从何说起。因为这是他们第一次在朝堂上集体猛吹林小风,而且当面吹捧,冷静下来想想,确实挺尴尬的。

  靖江帝微微皱眉,好奇地追问:“哦?那陈爱卿不妨详细说说。”

  而在朝堂的另一侧,户部侍郎书文旭此刻也是激动不已。他深知,这个表格法对他们户部来说,简直是如获至宝。户部掌管着天下的钱粮,每日都有数不尽的数字和繁杂的汇总需要处理,那些繁琐的账目常常让他头疼不已。而现在,有了这个表格法,他仿佛看到了解决那些难题的希望。

  李秋炎的脸上顿时一阵红一阵白,仿佛被当众揭了短。他之前确实说过不再让孩子继续读爱靖小学的狠话,但现在却又如此热衷于了解尖子班的情况,这无疑是自相矛盾。他感到一阵尴尬和难堪,但仍然硬着头皮回答道:“我······我关心下一代不行啊!?你不也说过不念了吗?那你现在又是在做什么?”他瞪了陈曙光一眼,假装别过头去,不再理他。

  陈曙光也觉得面子有些挂不住,扯着嗓子叫道:“哼,我看林小风这小子挣钱不择手段!我才不是来报名的,我是来帮你们把价格打下来的!”他的话语中带着几分愤怒和正义感,仿佛自己是一个为民请命的英雄。然而,他的话音刚落,周围便响起了一阵窃窃私语声,人们都在嘲笑他的自欺欺人。

  林小风解释道:“哦,这个分班是根据学生的天赋和学习能力来进行的,就像种庄稼一样,要因材施教。有些学生啊,他就特别聪明,学习又快,咱们得给他多浇点水,多施点肥,好让他长得更快,更高。”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所以,我们准备设立一个尖子班,把这些好苗子集中在一起,重点培养。剩下的学生呢,就自然分到普通班了。”

  然而,当靖江帝的目光再次扫过表格时,他的眉头却紧紧地皱了起来。他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官位越高的官员,清廉指数却越高。这让他感到十分疑惑,因为这与他平时所了解的情况大相径庭。他的心中开始泛起一丝不安,难道这份表格是有人故意为之,想要误导他吗?

  听到大臣们的支持声音,林小风心中的激动之情更加难以抑制。他知道自己的教育理念和实验成果已经得到了朝廷的认可和支持。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然后恭敬地向皇帝行了一礼。“谢陛下!”他的声音中充满了感激和敬意。

  众人听后恍然大悟,原来尖子班并非他们想象中的那么遥不可及,而是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教学。这样的设置让他们感到既公平又合理。

  他轻轻推开门,走了进去。书房内,灯光昏暗而柔和,给人一种宁静而温馨的感觉。然而,这宁静与温馨很快就被眼前的景象所打破。只见李凌珏坐在小几前,还在不停地大哭着。他的小脸涨得通红,眼泪如同断了线的珠子般不停地滑落。而旁边站着的李德贤则是一脸冷峻,手里拿着一根小棍,眼神中闪烁着愤怒和失望的光芒。

  靖江皇宫的朝堂之上,金碧辉煌,龙椅之上,靖江皇帝端坐其中,目光如炬,审视着下方的百官。朝堂两侧,文武百官肃立,神情各异。此刻,一个身材魁梧,面容刚毅的中年男子,正是陈曙光,他缓缓走上前来,抱拳施礼道:“陛下,臣以为,让皇孙去外面接受教育,实为明智之举。爱靖小学,虽非皇家学堂,但其教学质量,却是东宫所不及。”

  张师傅深吸一口气,然后缓缓地说道:“陛下,微臣斗胆进言。这份表格上所记录的内容,确实是我们家中的真实账目。但是,由于家中开销庞大,且有许多不可告人的支出,所以我们只能挑选其中的一部分来呈报给陛下。这并非是我们有意欺瞒陛下,实在是出于无奈之举。”

  林小风被老丈人这一番不矜持的称赞逗笑了,但他也深知这表格法背后的重大意义。他深知,这不仅仅是一种新的记账方法,更是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它将给整个朝廷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就像昔阳县的双账制一样,这种方法将给百姓带来极大的便利。

  “对了洪大人昨天你孙子要看账本吗?我孙子还画了一张表格给我。”李秋炎转移话题问道他的脸上带着几分好奇与期待。

  靖江帝坐在龙椅上,目光在朝堂上扫过,他看到了那些大臣们脸上的激动与兴奋,也看到了他们眼中的疑惑与不解。他心中充满了疑惑和不解,对爱靖小学的事情他并不太关心,所以并没有过多地过问。但此刻看来,这所小学不仅没有失败,反而办得相当成功。幼儿教育也可以这么做吗?他开始在心中思考着这个问题。

  随后,靖江帝的目光如同秋水般流转,缓缓地转向了站在众臣之中的林小风。那目光里,似乎带着几分探寻与好奇,像是要将他看穿一般。林小风,一个温文尔雅的中年人,面容清秀,气质脱俗。他的双眼炯炯有神,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仿佛能洞察世间的一切。

  众人闻言,无不点头称赞。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拄着拐杖,颤巍巍地站起身来,激动地说:“林校长,您如此大义凛然,我们怎能不支持您呢?我们愿意成为您的监督者,共同守护这份公平与公正。”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林小风详细地向大家介绍了尖子班的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他的话语充满了激情和自信,让在场的人都感受到了他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执着。他讲述了他们将如何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他们将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他们将如何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品德教育······每一个细节都凝聚着他对教育的深深热爱和期许。

  朝堂之上,金碧辉煌的大殿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尤为璀璨。屋顶上镶嵌的宝石和黄金,在阳光的折射下,散发出迷人的光芒,与群臣们朝服上的金色丝线交相辉映,仿佛整个朝堂都被金色的光环所笼罩。随着一阵阵脚步声的回响,大臣们陆续进入朝堂,他们的脸上带着各自的神色,或严肃、或期待、或焦虑。

  靖江帝微微颔首,目光再次扫向林小风,询问他的意见:“林卿以为如何?”

  林小风微微一笑,那笑容里带着几分谦逊与自豪。他开始娓娓道来,声音里充满了激情与自信:“在阳曲县任上,我常常为账目所困,总觉得应该有更简洁明了的方式。于是,我便开始琢磨如何精简。过程中困难重重,每当我陷入困境时,我便会站在窗前,凝视着那远方的山川河流,试图从中找到灵感。直到我设立北廊大学,广纳贤才,与那些志同道合的学子们一同探讨,这才得以完善此法。”

  林小风的话让在场的官员们陷入了沉思。他们纷纷回忆起与海外使团的交往经历,确实如林小风所说,这些国家与靖江的文化差异极大,且对靖江并没有太多的敬畏之心。

  他深吸一口气,调整了一下心态,然后恭敬地向皇帝行了一礼。“陛下,我有一件事情想向您禀报。”他的声音清晰而有力,回荡在朝堂之上。

  大理寺卿洪城闻言,连忙上前一步道:“陛下,我们已经准备妥当,礼单也已经拟好了。但是,我们还在等待户部的拨款。这已经等了一个多月了。”他的语气中带着些许无奈和不满。显然,这件事情已经耽误了不少时间。

  靖江帝接过表格仔细地看着上面的内容他的脸上露出了惊讶和疑惑的表情。他没想到这种看似简单的表格竟然蕴含着如此巨大的潜力和可能性。他开始认真地思考这种新方法的应用前景和可能带来的影响。

  “你孙子下学期还读吗?那可是五千两一学期啊。”李秋炎问道,脸上带着关切。他知道这个数目对于一般的家庭来说并不是一个小数目,所以他很关心陈曙光是否会让孙子继续接受这样的教育。

  林小风应了一声,顺着台阶拾级而上。他走到御案前,从怀中掏出几张精心制作的表格,轻轻地放在御案之上。那几张表格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数字和符号,但却井然有序,一目了然。他侧过身,对靖江帝说道:“陛下请看,根据研究院和北廊大学的研究成果,我们还可以进一步简化计算过程。记账之人只需填写数字便可。”

  “如今,社会的风气已经改变,靖江的视野也已经拓展到了海外。”皇帝终于开口说道,“我们需要更加先进的教育理念来培养未来的人才。你提出的这种教育方法很值得一试。”

  此时,朝堂上的气氛已经达到了高潮。大臣们纷纷表示对林小风的教育理念的支持和赞同,皇帝也微笑着点头表示肯定。林小风站在朝堂之上,感受着这一刻的荣耀和自豪,他知道自己的教育事业将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听到林小风的话,靖江帝的脸上露出了赞许的神色。他深知林小风所言非虚,这份表格上所记录的内容确实存在着许多疑点。他决定彻查此事,还朝廷一个清白。同时,他也对林小风的勇气和正直表示了赞赏和钦佩。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靖江帝下令彻查朝中官员的清廉情况。他派出了一批忠诚耿直的官员前往各地调查取证,同时还设立了专门的机构来监督官员们的行为。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和整治,朝中的腐败现象得到了有效的遏制,官员们的清廉指数也有了显著的提高。

  “这种新方法已经在我校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林小风继续说道,“学生们的学习成绩普遍提高,而且他们的综合素质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他们更加懂得尊重他人、关心集体、服务社会。”他的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仿佛看到了自己学生们茁壮成长的身影。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靖江帝却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不过,户部毕竟是朝廷机要部门,北廊大学的学生并非官员,名不正则言不顺······得给他们安排个职位吧?”他看向林小风,等待着他的回答。

  夕阳的余晖洒在爱靖小学的古老石墙上,泛起一片淡淡的金色光晕。微风拂过,吹起林小风身上那件墨色长袍的边角,也吹散了他额前的一缕发丝。他站在众人之前,面容坚毅,双眸闪烁着智慧的光芒,犹如一位即将出征的将军,准备带领着爱靖小学的学子们走向知识的战场。

  林小风收敛了笑容,神情变得认真而坚定:“儿臣见父皇日夜操劳,只想尽一份孝心。”他的声音里充满了对靖江帝的敬意与感激。

  林小风站在门口,嘴角不禁露出了一丝笑意。他心想,这太子殿下在教育孩子方面还真是演得入木三分啊,连他都自愧不如。然而,这笑声很快就被他压了下去,他知道,现在可不是开玩笑的时候。

  他回忆起自己的童年经历,感慨万千:“我小时候家境贫寒,虽然资质一般,但经过不懈的努力还是考上了进士。如今你们的孩子都天资聪慧,家境优越,只要他们愿意努力,未来考个举人应该没问题吧?”

  皇帝抬起头来,目光在林小风身上停留了片刻。他看到这位年轻官员眼中闪烁着的光芒和坚定的信念,心中不禁微微一动。他示意林小风继续说下去。

  靖江帝端坐在金碧辉煌的龙椅上,目光深邃地扫过朝堂上的群臣。他手中拿着的,正是一叠由林小风呈上的数表,那些复杂的数字被巧妙地转化为图形,每一笔、每一划都透露着无尽的智慧与巧妙。靖江帝的眼神逐渐变得专注,仿佛被那数表上的奇妙世界所吸引,他轻轻地抚摸着那光滑的纸面,脸上露出了赞叹的神色。

  随着陈曙光的话语落下,朝堂上响起了一片附和之声。大臣们纷纷表示赞同和支持,他们的脸上都露出了敬佩和期待的神色。他们仿佛看到了国家未来的希望就寄托在这所小学之上。

  林小风稍作思考,便表态道:“陛下,臣认为可以试行。但要想快速推进,还需户部的人员详细了解其中的门道和细节。臣建议,可以从研究院和北廊大学中选拔一批懂术数的人才送入户部学习,先小规模学习实践。”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最后,结合朝廷的经验,将表格法的使用整理成册,再推广至天下。”

  林小风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自己内心的激动与紧张。他知道自己今天的表现将会影响到爱靖小学的未来,所以他必须要展现出自己的自信和坚定。他微微抬起头,目光坚定地望向靖江帝,然后缓缓开口:“我······一向······人缘挺好的,以心比心······咳!”他的声音有些颤抖,但却充满了坚定与执着。说完他羞涩地低下了头,那羞涩的样子让人不禁想要去安慰他。

  站在队伍最前面的张师傅,是朝中一位德高望重的大臣。他平日里以清廉自居,深受靖江帝的器重。然而此刻,他却感到自己的脸上火辣辣的,仿佛被靖江帝的目光灼烧着。他深知自己的清廉形象已经受到了质疑和挑战,他必须想出一个合理的解释来挽回自己的声誉。

  他环顾四周,继续说道:“当然,普通班的学生同样优秀,只是他们可能在某些方面还存在一些短板。我们会针对这些短板进行专项辅导,帮助他们迎头赶上。”

  靖江帝端坐于龙椅之上,金色的龙袍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他的脸上浮现出一丝难以捉摸的笑容,那笑容里既有对眼前情景的赞许,又带着一丝对未知的好奇与探寻。他轻轻地摇了摇头,仿佛要将那些纷杂的思绪摇散,声音里带着一种莫名的情绪,深沉而悠远:“朕知道了,你们别担心。”

  “陛下这种表格的形式看起来可能很普通。”陈曙光滔滔不绝地介绍着这种新的记账方法的优点和好处“但是无论从便利性还是效率上来看都远远超过了普通的账本。”他的话语中充满了自信和坚定仿佛他已经看到了这种方法给靖江带来的美好未来。

  这句话一出,殿内原本低声交谈的官员们立刻安静了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林小风的身上。洪城,一个身材魁梧、满脸络腮胡子的官员,此刻眉头紧锁,他看向林小风的目光中充满了不满和疑惑:“林大人,你这么说似乎有点偏袒他们吧?一两千两银子岂不是像在打发乞丐一样?如果传出去的话,别人会说我们靖江连待客之道都不懂!那我们的面子往哪里放呢?”

  靖江帝一边听陈曙光讲解一边看着手中的表格心中越来越感到震惊。这个简单的表格虽然看起来并不起眼但是它却似乎蕴含着无穷无尽的潜力和可能性。别的不说这个表格的查看效率就非常高。以前需要十页纸才能概括的内容现在只需要一页纸就能说得清清楚楚而且方便观看和对比。如果全世界的钱粮都用这种方式上报那么效率岂不是会翻倍?对于地方的了解也能更进一步!

  在靖江帝宽阔的殿堂内,光线透过精致的窗棂,洒在龙椅之上,金色的龙纹在光影中跃然欲出。靖江帝,这位身着一袭明黄色龙袍的帝王,端坐在龙椅上,他的表情由最初的轻松逐渐变得严肃起来。他的目光深邃,仿佛能洞察人心,此刻正紧盯着手中的那份表格,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官员们的清廉指数。

  林小风眉头一皱,这个问题确实棘手。他思索片刻,便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陛下,臣认为可以在户部内另设一个精算司,专门负责学习和实践这个表格法。这些人才虽然并非官员出身,但他们的能力和学识不容小觑。我们可以从研究院和北廊大学中选拔出最优秀的人才,送入精算司学习实践。”

  “看了,那张表格非常有用,真的很厉害。如果能推广使用,肯定会有很大帮助。我今天正想呈给皇上看看。”陈曙光从怀里拿出一张精心制作的表格递给李秋炎他的脸上带着几分自豪与得意。显然他对孙子的成果感到非常满意。

  靖江帝深吸了一口气,然后缓缓地吐出。他的脸上露出了一丝冷笑,仿佛已经看穿了那些官员的虚伪和谎言。他抬起头,目光扫向殿下那些正在伸长脖子想要一睹表格内容的官员们。他们的脸上写满了期待和好奇,仿佛这份表格上记录着他们未来的命运。

  东宫的大门缓缓打开,一股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夹杂着淡淡的花香和木质的清香。林小风随着侍女的脚步,穿过了曲径通幽的回廊。那回廊两旁,种满了各色花卉,它们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格外娇艳。然而,林小风却无心欣赏这些美景,他的心思全都放在了即将到来的会面之上。

  “林校长,你就别卖关子了,快给我们详细讲讲这个尖子班的事情吧!”有人迫不及待地催促道。

  等场面平息下来后,午门前的所有官员已经不自觉地以林小风为中心围成了一个圈。为了能听得更清楚一些,每个人都想靠近中心位置,现场竟然显得有些拥挤不堪,仿佛一场盛大的庙会,人潮涌动,热闹非凡。

  “当然,”他继续说道,“我们爱靖小学不仅仅满足于公平与公正。我们更追求的是卓越与成功。为此,我们推出了《阳曲密卷》和《北廊密卷》这两大教育法宝。每年,我们的学生将进行不少于一百次专业的模拟童试和乡试。六年下来,就是六百次!我相信,即使是资质平庸的学子,在这样的磨砺下,也能蜕变成出类拔萃的人才。”

  “我自己创办了一所爱靖小学,采用了一种新的教育方法。”林小风开始娓娓道来他的教育理念和实验成果,“这种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让他们不仅能够掌握书本知识,还能够学会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他的话语中透露出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执着,让人感受到他的热情和坚定。

  众大臣听到这里,纷纷表示赞同。他们知道,这个决定虽然有些出人意料,但既然是由靖江帝亲自拍板,那自然不会有错。而且,反正不是花自己的钱,哪个大臣会反对呢?于是,朝堂上响起了一阵整齐而响亮的附和声:“陛下英明果断,我们大家都没有异议!”

  “太子殿下,你这是干什么啊?”林小风转过头来,对李德贤说道。他的声音温和而谦逊,但眼神中却透露出一种坚定和不容置疑的力量。

  然而,书文旭却有些担忧:“陛下,没那么多空缺职位啊,而且也不太合适吧?他们那边的人,嗯······都没怎么正经念过书,怎么做官呢?”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不屑和质疑。

  “没错,我也听说了。”另一位大臣也附和道,“爱靖小学的教学质量确实很高,而且对学生的衣食住行都照顾得无微不至。这样的学校,确实值得我们去信赖和支持。”

  林小风的话让在场的官员们感到震惊。他们从未想过要从商业伙伴的角度来看待这些海外使团。然而,细细想来,林小风的话确实有道理。他们与海外使团的交往确实更像是一种商业活动而非政治交流。

  就在这时朝中其他人都纷纷掏出表格大声说:“我也带了请陛下过目!”靖江帝一挥大手所有的表格都递了上来。他开始不慌不忙地一张一张地审视这些表格。在看的时候陈曙光还在不停地讲述着自己的心得和体会。他昨晚深思到半夜才入睡在朝会前又和其他几个人交流了一番想法现在已经有了一个相对粗糙的概念。

  李秋炎心中更是充满了不满和嫉妒。他扯着陈曙光的衣角低声说道:“哎哎!够了!难道只是一个尖子班吗?你至于这样吗?全让你说了!”然而陈曙光却似乎并没有听到他的话依然沉浸在对林小风的赞美之中。

  ······························

  散朝之后,夕阳的余晖洒在皇宫的金砖玉瓦之上,斑驳的光影交织成一幅瑰丽的画卷。林小风身披官服,步履匆匆地向东宫赶去,他的步伐虽然急促,但每一步都显得沉稳有力。他的脸上写满了疑惑与担忧,心头的那份不安如同乌云般沉甸甸地压在他的心头,让他无法轻松。

  林小风站在朝堂之下,听到靖江帝的称赞,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激动与自豪。他深深地鞠了一躬,恭敬地回答道:“陛下谬赞了,这不过是臣等微薄之力,能为朝廷尽一份绵薄之力,臣等倍感荣幸。”

  而在这群附和的官员中,有一个身材瘦削,面容狡黠的官员,他名叫赵明轩。他心中暗自盘算着,如果皇孙真的去了爱靖小学,那么他就可以借此机会,与林小风攀上关系,说不定还能从中捞到一些好处。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贪婪的光芒,仿佛已经看到了美好的未来。

  陈曙光,身着官服,面容刚毅,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他的声音铿锵有力,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千钧之力,深深地打动了在场每一个人的心。他的脸上洋溢着对林小风的敬仰之情,那眼神中的真挚与敬佩,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林小风走到靖江帝面前,然后深深地鞠了一躬:“陛下,微臣认为这份表格上所记录的内容并非真实。这些数字明显是被人故意编大的。那些高官们之所以清廉指数高,并非是因为他们真的清廉,而是因为他们有更大的能力和手段来掩饰自己的贪婪和腐败。他们利用手中的权力和资源,为自己谋取私利,却将责任推给下面的官员。这样的行为,不仅损害了朝廷的声誉,也让百姓们深受其害。因此,微臣恳请陛下能够彻查此事,还朝廷一个清白!”

  陈曙光的声音洪亮有力,回荡在朝堂之上。他身穿一袭蓝色官服,腰间系着玉带,整个人显得英气逼人。他的双眼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仿佛对自己的话语充满了信心。

  林小风微笑着点头致谢,接着说道:“不仅如此,我们还将通过北廊报社,将押题的结果公之于众。只要其他读书人愿意出一点银子,就能买到与我们爱靖小学内部一模一样的预测题目。这样一来,既能让更多人受益,又能避免闲言碎语。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爱靖小学必将成为教育界的楷模。”

  这一承诺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人群中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他们没想到林小风竟然如此厚道,还有退学费这一说!这无疑给了他们极大的信心和保障。他们纷纷表示要支持爱靖小学,让自己的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

  当林小风结束讲话时,天色已经完全暗了下来。然而,在场的人们却仍然沉浸在林小风的话语中无法自拔。他们仿佛看到了自己孩子未来的光明前途也看到了爱靖学校在教育领域的辉煌未来。他们相信在林小风的带领下爱靖小学一定能够成为一颗璀璨的明珠照亮整个教育界的天空!

  “够了,先别吵了。”靖江帝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威严和不耐烦,“这件事事关重大,需要谨慎行事。朕决定在户部内另设精算司与户部协同工作,由内帑拨银支持。诸卿可有意见?”

  “是,陛下。”林小风点头称是,然后默默地退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他心中松了一口气,这件事情总算是尘埃落定了。他相信,在爱靖小学的教育下,皇孙一定会成为一个出类拔萃的人才。

  书文旭忍不住上前一步,激动地奏道:“陛下,臣斗胆请求在户部先行试验这个表格法!”他的声音中充满了期待与坚定,仿佛已经看到了户部未来的光明前景。

  皇帝听后微微点头,对林小风的教育理念表示赞赏。他示意林小风继续说下去。

  林小风深吸一口气,声音洪亮而有力:“白阁老,您的担忧,我自然明白。关于押题这一敏感问题,我早已深思熟虑。我们将采取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以确保公平与公正。”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继续道:“我们将允许民间百姓、朝廷的官员甚至文人墨客,进驻我校,随时检阅我们的工作。任何一处角落,任何一份试卷,都将毫无保留地展现在他们的眼前。若有任何不公正之处,我林小风愿以项上人头担保,必将涉事人员绳之以法,绝不姑息。”

  此时,林小风见形势一片大好,也趁机站了出来,他微笑着向靖江皇帝施礼道:“陛下,请您放心。爱靖小学乃是封闭式管理,宫里和锦衣卫都可以派人去保护皇孙的安全。臣保证,皇孙在爱靖小学,定会得到最好的教育和照顾。”

  皇帝听后沉默了一会儿,似乎在思考着什么。朝堂上也变得鸦雀无声,所有人都在等待着皇帝的决定。林小风紧张地握紧了拳头,心中充满了期待和忐忑。

  林小风看着这些焦虑的家长,心中不禁感到有些好笑。他挥了挥手,示意大家稍安勿躁:“大家别急,这个尖子班的事情啊,我们还得再商量商量。不过你们放心,我们一定会公平、公正地选拔学生进入尖子班。”

  洪城的话音刚落,殿内的气氛顿时变得凝重起来。然而,林小风却不为所动,他深吸了一口气,缓缓说道:“洪大人所言极是,但请听我一言。”他顿了顿,继续道:“我们靖江现在接触的这些国家既不向我们称臣也不向我们纳贡。而且海外文化和我们靖江的文化完全不同,加上路途遥远。所以我们向他们称臣纳贡并没有什么意义,老规矩在他们身上并不适用。”

  这场激烈的讨论并没有持续太久。人们虽然口头上说着不读了,但心中却充满了无奈和不舍。他们看着孩子们在爱靖小学取得的进步,又怎能轻易放弃呢?

  没过多久,一顶轿子晃晃悠悠地出现在午门前。轿帘轻轻掀开,露出林小风那张带着些许慵懒的脸庞。他打了个哈欠,跨出轿子,刚一伸脚,就有几个人快步走到他身旁,谦卑而恭敬地问好:“林大人来了?”

  就在这时,陈曙光站了出来,他递上一张表格说道:“陛下,我们今天确实有重要的事情要向您汇报。”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仿佛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他接着说:“爱靖小学曾经给每个学生留了家庭作业,内容是数学统计。但是他们使用的方法却是前所未见的。”他的话语中充满了自豪和骄傲仿佛他已经看到了这种新方法给靖江带来的美好未来。

  随着陈曙光的话语落下,朝堂上的人们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所感染,他们纷纷站起身来,争相表达自己对林小风的敬仰之情。这些大臣们,平日里都是高傲自负,但此刻却都放下了身段,用最真挚的语言赞美着林小风。虽然他们心中或许并不完全认同林小风的做法,但在这个时刻,他们都选择了附和和赞美。

  林小风,这位年轻的改革者,站在朝堂的一角,他身穿一袭青衫,气质儒雅而不失威严。他的眼神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心中那幅宏伟蓝图变为现实的那一刻。林小风深知,他的计划太过伟大,需要所有人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然而,他从未退缩,因为他知道,这是为了国家的未来,为了科举的格局能够迎来新的生机。

  林小风从容不迫地回答:“陈大人,你有所不知。其实爱靖小学是六年制的小学。这个计划是为了在学生毕业前为他们打下坚实的基础,以便他们在毕业后能够更顺利地考上举人。当然,我们也不能百分百保证每个学生都能成为秀才或举人,但是我们可以保证的是,只要你们的孩子能够配合学校的教育,他们的成绩就一定会有显著的提升。”

  然而,林小风并没有因此而动摇,他继续说道:“陛下、各位大人,我们应该把他们视为商业伙伴才对。我们是去和他们做生意的而不是去施舍他们的。如果我们继续慷慨解囊的话,恐怕他们会变得更加贪婪。‘升米恩斗米仇’啊!将来他们可能会以此为借口向我们提出更多的要求!最终给我们带来麻烦!”

  林小风神秘一笑,他的双眼闪烁着狡黠的光芒,仿佛一个掌握着秘密的智者:“问得好!这是我们爱靖学校根据上学期学生的进步情况制定的全面教育计划。我称之为‘五年秀才三年举人计划’!”

  林小风抬起手,示意大家稍安勿躁。他的脸上露出了自信的微笑,声音洪亮而坚定:“大家不要着急,我们开设这个尖子班,完全是为了学生着想。有些学生进步神速,他们渴望更深层次的学习,而尖子班就是为了满足他们的这种需求。”

  “当然会读了,虽然花费不菲,但是看到孙子的进步和成长,我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陈曙光回答道,脸上满是坚定和期待。

  声音在朝堂上回荡,仿佛是一曲和谐的交响乐。靖江帝满意地点了点头,他知道这个决定将会给朝廷带来深远的影响。而林小风则站在朝堂上,目光坚定而自信。他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努力推动改革的成果——一个更加繁荣昌盛、更加强大的靖江王朝正在向他招手。

  靖江帝坐在龙椅上,环视着殿下群臣。他的目光深邃而锐利,仿佛能够看穿每个人的内心。他注意到,许多人的脸上都流露出一丝心不在焉的神色。于是,他好奇地问道:“诸位爱卿,昨晚都未曾安睡吗?”

  靖江帝的目光最终落在了林小风的身上,他看到了那个羞涩而腼腆的年轻人。林小风身穿一袭青衫,面容清秀,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他站在那里,仿佛一棵挺拔的青松,无论风吹雨打都屹立不倒。他的羞涩和腼腆与朝堂上的气氛格格不入,但却让人感到一种别样的清新与纯真。他微微一笑,露出了两个浅浅的酒窝,那笑容如同初升的阳光,温暖而明媚。

  然而,大臣们的脸色却由赞赏转为鄙夷。他们在心中暗自腹诽:你在阳曲县的时候,就已经想着做驸马了吗?陛下称赞你也就罢了,你竟然还顺着杆子往上爬,想在朝会中与君王联络感情?

  靖江帝却只是含笑不语,仿佛一切尽在掌握。他深深地看了林小风一眼,那眼神里充满了信任与期待。

  “有,爱靖小学第一学期不是结束了吗?我们来给孩子报名了!”看着几双期待的眼睛,林小风抬头望了望不远处还在观望的一群人。他笑了笑,提高声音说:“好说,好说。你们的孩子我都记得很清楚,学习成绩都很好,脑袋也聪明。下学期我们准备分班,他们正好可以分在尖子班。”

  此时,朝堂上的气氛越来越热烈。大臣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仿佛每个人都看到了靖江朝廷的美好未来。林小风也趁机回到了自己的位置,准备向皇帝禀报自己的事情。

  听到靖江帝的话,大臣们面面相觑,心中充满了惶恐和不安。他们知道,自己的谎言已经被皇帝看穿了。他们开始为自己的失误和谎言寻找各种借口和解释,但是话语中却透露出一丝无力和心虚。

  他的话语中透露出对海外贸易的期待和重视。靖江国虽然地处内陆,但一直以来都致力于发展海外贸易。这次派遣船队出海,就是为了与远方的国家建立贸易关系,为靖江国带来更多的财富和机会。

  听到这个解释,虽然有些人感到有些失望,但依然对林小风的计划充满了期待。毕竟,在他们心中,自己的孩子永远是最优秀的。他们相信只要给予足够的时间和努力,自己的孩子一定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

  林小风深吸了一口气,平复了内心的波动。他继续说道:“今日朝会,我本打算将表格法献上,供陛下御览。没想到我的同僚们目光如炬,一眼便看出了它的妙处。不过,我还有些东西,想请诸位一观。”

  靖江皇帝闻言,微微皱起了眉头,目光转向了户部尚书书文旭:“书大人,这是怎么回事?”他的声音中带着些许询问和不满。显然,他对户部的拖延感到不满。

  然而,当他们看到靖江帝那冷冽的目光时,他们的心中不禁一颤。他们开始意识到,自己的小聪明和虚伪在皇帝面前是如此的拙劣和可笑。他们的脸上露出了尴尬和不安的神情,仿佛已经被靖江帝看穿了心中的秘密。

  “那好你们回去商议后尽快给我一个章程。”靖江皇帝挥了挥手示意退朝,“今天就到这里吧。”

  靖江帝凝视着那些新颖的表格,眼中闪烁着深思的光芒。他示意林小风向众人展示这一成果。林小风点点头,开始详细解释那些表格的奥妙。他的声音里充满了自信与热情,仿佛要将这一切都刻印在众人的心中。

  “太妙了!”靖江帝的声音在空旷的朝堂上回荡,仿佛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震撼。他抬起头,望向站在下方的林小风,眼中闪烁着欣赏与赞许的光芒,“林卿,你用图形来代替文字,竟然能有如此神奇的效果,朕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陈曙光深吸一口气,目光坚定地看着皇帝。他大声说:“陛下可知爱靖小学?这所学校在林小风校长的带领下,短短时间内便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其教学方法新颖独特,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更重要的是,林校长对教育事业的热情和专注让老臣叹为观止。他不仅仅是在教书育人更是在为国家培养未来的栋梁之才!”

  然而,在这片欢呼声中,也有一个人保持着冷静。那就是一直在人群中默默观察的白永元。他皱着眉头,沉思片刻后说道:“林校长!请等一下。你的想法虽然很好,但科举不是儿戏。别的不说,你让一群记者来押题,这恐怕会让天下读书人耻笑吧?”

  听到皇帝的话,林小风心中一阵激动。他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陛下英明!”他躬身说道,“为了更好地培养皇孙的能力,我斗胆邀请他来我的学校就读。”

  皇帝的问话如同惊雷一般,让大臣们立刻振作起来。他们纷纷整理衣冠,调整呼吸,准备回答皇帝的问题。陈曙光,这位忠诚耿直的大臣,第一个站出来。他深吸一口气,平复了内心的激动,然后回答说:“陛下,昨晚同僚们确实有些心绪不宁。”

  “书大人此言差矣。”洪城反驳道,“这些钱本来就是从他们身上赚来的。如果我们怠慢了他们,那我们靖江的面子往哪里放呢?”他的声音中带着坚定和执着。他心中清楚,这次海外贸易对于靖江国来说意义重大。如果因为吝啬一些小钱而得罪了远方的国家,那将会给靖江国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

  他已经整整两日未曾上朝,更别提见到那位平日里与他关系颇为密切的太子了。这种异常的沉默,让林小风感到一种莫名的压抑与不安。他深知,皇宫之中,每一个细微的变化都可能牵动着无数的神经,而他,作为一个忠诚于皇室、心系天下的臣子,更是不能有任何的疏忽。

  朝堂之上,大臣们的讨论声此起彼伏。他们的话题围绕着北廊大学的学者们展开。虽然这些学者目前还没有官职品阶,但他们的学识和才华却得到了朝廷的认可。林小风深知,改革需要循序渐进,不能一蹴而就。他心中暗暗发誓,将来如果北廊大学的学者们有出色的表现,他一定会竭尽全力为他们拓宽升迁的途径。

  “嗨,老了老了,能花多少钱呢?来,看看你的。”陈曙光有些尴尬地回应道同时递出了自己的表格。他的脸上带着几分无奈与自嘲仿佛已经习惯了李秋炎的揶揄与玩笑。二人相视而笑,默契地收好表格,仿佛一切都在不言中。

  “其实,这事情并不难办。”林小风心中默念,他的声音虽然低微,却充满了坚定和自信,“只需要按照朝廷的规矩,制定一个固定的流程,稍微训练一下,大家按照流程办事就行了。”他想象着不久的将来,靖江朝廷的政治环境焕然一新,官员们各司其职,百姓安居乐业,国家繁荣昌盛。

  靖江皇帝听了林小风的话,微微颔首,挥了挥衣袖道:“既然爱靖小学如此出类拔萃,那就让皇孙去那里就读吧。”他的声音中充满了对林小风的信任和期待。

  靖江帝的心中,犹如翻涌的江水,激荡不已。他一直在寻找能够改变国家现状的良策,而这份表格,似乎为他指明了一条新的道路。他想象着,如果这份表格上的记录是真实的,那么整个国家将会迎来怎样的变革和繁荣。他的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仿佛已经看到了那个美好的未来。

  他身材修长,面容俊朗,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虽然年纪尚轻,但他的言行举止却透出一股沉稳和从容。此刻,他正静静地站在人群中,目光在朝堂上扫过,心中暗自盘算着未来的计划。

  林小风的话音刚落,人群中便响起了一片热烈的掌声。他们的脸上洋溢着期待和憧憬的神情,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孩子未来的辉煌。

  李秋炎看着陈曙光的表情变化,似乎也察觉到了他的内心挣扎。他严肃地点头道:“我家孩子也不念了。在哪里学不是学呢?不能白白让人占了便宜!”他的话语中透露出对林小风的不满,以及对昂贵学费的抵制。

  大臣们听罢,恍然大悟。原来这表格法竟是这样诞生的,真是费了不少心思啊。他们纷纷对林小风投去了敬佩的目光。

  此时,夕阳已经完全落下,天空逐渐染上了深邃的蓝色。一轮明月悄悄升起,洒下银白色的光芒。林小风站在月光下,身影显得格外高大。他的话语充满了自信和力量,仿佛有一种魔力,能够感染在场的每一个人。

  在靖江朝廷的辉煌殿堂之中,阳光透过精致的琉璃窗,洒落在金碧辉煌的龙椅上。朝堂之上,大臣们身着朝服,肃然站立,每个人脸上都映着对皇权的敬畏和对国家的忠诚。然而,在这庄严的气氛中,一位年轻的官员,林小风,却显得与众不同。

  朝堂上的大臣们都被林小风的表现所震撼了,他们没想到这个年轻人竟然能够在这么重要的场合下保持如此镇定和自信。他们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对林小风的看法,也许他们之前真的低估了这个年轻人。

  靖江皇帝听后陷入了沉思。他深知皇孙的教育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和命运,不能轻率决定。然而,看到林小风坚定的眼神和自信的笑容,他心中也稍微安定了一些。

  靖江皇帝点了点头表示同意。他知道林小风的建议既考虑了节省开支的需要又考虑了展示靖江国力的需要。同时他也相信林小风能够与洪城商议出具体的实施方案来确保建议的可行性和实施效果。

  “我想从阳曲县挑选一些特产然后向户部报备,”林小风回答道,“我们与老外交流需要找到共同点,带他们四处参观,展示我们靖江的国力。具体的内容可以与洪大人商议。”

  “各位爱卿,你们对爱靖小学的教育有何看法?”靖江皇帝终于开口问道。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我们会继续投入更多的师资力量,聘请那些有真才实学的少年天才来讲学。同时,我们还会联合整个阳曲县以及北廊日报的记者们,共同编写专门的考试教材。我们会对童试和乡试涉及的所有经典著作进行详细的剖析和解读,用学生们能够理解的方式重新编写教材,并附上最权威的注解。”

  听完林小风的解释,在场的所有人都陷入了沉思。他们开始琢磨自己的孩子是否能进尖子班,也开始在心里盘算着如何才能让孩子脱颖而出。

  “林校长,你继续讲讲这个计划吧。”有人好奇地问道,“听起来确实让人振奋。但是真的会有那么多十来岁的孩子能考上秀才吗?”

  陈曙光平静地看着李秋炎,双眼如深邃的湖水,波澜不惊。他轻轻地吐出三个字:“不读了。”话语虽轻,却仿佛重锤般落在李秋炎的心头。陈曙光的决定似乎很坚定,但细心观察,不难发现他眼中闪过一丝不舍,那是对孙子未来的担忧与无奈。

  靖江帝将表格拢成一叠,然后面无表情地在桌上摔了两下。他的声音冰冷而威严,仿佛能够穿透每个人的心灵:“说说吧,这是怎么回事?朝中的大员们,我看你们都快吃不起饭了。就算这个表格很重要,你们也不必拿假的来糊弄我。”

  听完林小风的话后,那些官员们纷纷点头表示理解和支持,并期待着能够听到更多关于尖子班的消息。而林小风也趁机向他们宣传了爱靖小学的教学理念和教育资源等方面的优势,让这些家长们更加信任和认可了学校的教学质量。现场的氛围也变得更加融洽和活跃起来。

  “陛下,据我所知,爱靖小学的教育方法确实有独到之处。”一位大臣躬身回答道,“我的孙子在那里学到的知识远远超过了同龄人,而且非常懂得孝道。”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对林小风的肯定和赞赏。

  看到这一幕,林小风的心头不禁一紧。他急忙走过去,一把抱住了还在大哭的李凌珏。那小小的身体在他的怀里颤抖着,仿佛要将所有的委屈都倾诉出来。林小风轻轻地拍着皇孙的后背,温柔地安抚着他。

  李秋炎接过表格一看,脸上露出了惊讶与赞许的表情。他仔细地端详着这张表格,仿佛要从中找出什么秘诀一般。过了片刻他抬起头来对陈曙光似笑非笑地说:“没想到,你家的生活还挺节俭的。”他的话语中带着几分揶揄与玩笑。显然他已经从表格中看出了什么端倪。

  书文旭连忙上前一步,躬身施礼道:“陛下,大理寺提交的礼单总价高达五十万两。臣认为这个价格太高了。”他的声音中带着对礼单价格的不满和质疑。他心中清楚,这些海外小国虽然与靖江国有着贸易往来,但毕竟没有向靖江国称臣纳贡。因此,他觉得没有必要对他们如此慷慨。

  林小风从之前的恍惚中回过神来,他的眼神变得认真而坚定,仿佛已经下定了某种决心。他微微一拱手,声音清朗而有力:“陛下,这表格正是我创造的,我称它为‘表格法’。”

  朝堂上的秩序恢复了正常,靖江皇帝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议题讨论。他微微皱眉道:“我昨天接到兵部的报告,说海船已经准备妥当,水军也招募整备完毕。海外的使团也在京都逗留了一段时间了。等我们的船队启航后,他们也会随船回国。”

  在靖江皇宫的宽敞议事殿内,阳光透过雕花的窗棂,斑驳地洒在金丝楠木制成的地板上,映出一片片金黄色的光影。殿内的空气似乎因为这阳光而显得清新而明亮,但此刻,气氛却有些紧张。

  林小风的话语中透露出对这件事情的自信和决心。他身穿一袭青色长袍,腰间系着白玉带,整个人显得温文尔雅。他的眼神中闪烁着睿智的光芒,仿佛已经成竹在胸。

  朝堂之上,阳光透过雕花的窗棂,斑驳地洒在金色的地砖上,给这庄严而肃穆的殿堂增添了几分温暖与生机。陈曙光的声音,如同涓涓细流,缓缓流淌在每一个人的心田。他的话语如同春风拂面,轻轻吹过,让朝堂上的人们仿佛看到了林小风那坚毅而执着的身影。

  书文旭听到这里,眼中闪烁着期待与赞许的光芒,他立即表示赞同:“林大人的建议很有道理!”他仿佛已经看到了户部未来的繁荣景象,心中的喜悦溢于言表。

  “没错!”不远处,另一波还在声讨林小风的人,也谈到了退学的话题。他们的情绪越来越激动,对林小风的怨恨也越来越深。然而,在这些激烈的言辞背后,却隐藏着他们对孩子未来的深深忧虑。

  两个人争论不休,各执己见。朝堂上的气氛也变得紧张起来,所有人都在等待着靖江皇帝的决定。靖江皇帝微微闭上了眼睛,似乎在思考着这件事情的利弊得失。他的心中清楚,这件事情关系到靖江国的未来和海外贸易的发展。因此,他必须慎重考虑每一个细节和可能性。

  “对!!!”众人齐声高呼,他们的眼中闪烁着狂热的光芒,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孩子未来的锦绣前程。林小风的话如同一剂强心针,让他们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和期待。

  就在这时,不远处观望的一群官员中突然窜出十几个人,飞快地跑到林小风面前。他们一脸谄媚地问道:“林大人,能不能详细讲讲这个尖子班啊?”这些人显然对尖子班非常感兴趣,希望能够了解更多关于尖子班的信息,好为自己的孩子提前做好准备。

  听到张师傅的解释,靖江帝的眉头稍微舒展了一些。他知道张师傅是一位忠诚耿直的大臣,他所说的话应该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他仍然对这份表格上的内容心存疑虑。

  书房的门前,林小风停下了脚步。他深吸了一口气,轻轻敲了敲门。门内传来了太子李德贤的声音,那声音严厉而急切,仿佛连空气都为之凝固。林小风的心头不禁一紧,他知道,里面正在发生着什么。

  书文旭,一个年长的官员,此刻也开口了。他捋着胡须,缓缓说道:“嗯,一千两银子确实有点少了…”他的声音虽然不大,但却透露出对林小风观点的认同。

  靖江帝也忍不住拍手称赞:“小风,你真是用心良苦。”他的声音里充满了赞赏与欣慰。

  听到这里,在场的人都惊呼起来。他们都被林小风的宏伟计划所震撼,他们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孩子身着秀才服、头戴方巾、胸有成竹地走进考场的场景。

  哎,这些有孩子的人太容易拿捏了,真没意思!林小风强忍笑意看着这些焦急而期待的官员们。他心中虽然这样想着,但脸上却依然保持着微笑和耐心。他挥了挥手说:“大家先别急,这个尖子班的事情啊,我们还在深入研究中。不过我可以透露一点的是,能够进入尖子班的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天赋和学习能力。而且我们也会对尖子班的学生进行更加深入和全面的培养。”

  靖江帝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他细细打量着林小风,仿佛要将他整个人都看透一般。他开口问道:“很好,林卿,你真是让人大开眼界。这方法你是如何想到的?详细说说。既是你所创,想必你对此法了解甚深。既有此法,为何不早早献上?”

  靖江帝看着手中新的清廉指数表格,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他知道自己的努力已经取得了成果,整个国家也在向着更加美好的方向发展。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然后感慨道:“太好了!真没想到我靖江的官员们能够如此清廉!

  而此时的林小风被人群簇拥着,如同一位备受瞩目的明星。他环顾四周,看到了那些急切而期待的面孔,知道他们都想从自己的口中掏出关于尖子班的所有秘密。他深吸一口气,准备开始他的演讲。

  靖江帝也被林小风的表现所打动了,他微微点头,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他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对爱靖小学的看法,也许这所小学真的能够给靖江带来一些新的希望和改变。

  午后的阳光透过树梢,斑驳地洒在两人身上。陈曙光抬头望向远方,心中却是五味杂陈。他明白,孙子的进步并非因为繁重的作业,而是因为他真心愿意去做,去努力。林小风的教学方法,无疑是成功的。孙子不仅学识有所增加,更重要的是,他变得更加自信、独立。如果此时放弃,岂不是前功尽弃?

  而且,林小风还私下送了怀表给孙子,这是别人都不知道的。这块怀表,不仅代表了林小风对孙子的认可,更是他教学用心的体现。爱靖小学的规模大,上学的人越少,师资力量就越强。最好能一对一教学,这样的优势,是其他学校无法比拟的。

  “你有什么想法吗?”靖江皇帝终于开口问道。他的声音虽然平静但却透露出对林小风观点的认可。

  林小风愣了一下,点头道:“嗯?几位有事吗?”他的话语中带着几分疑惑和好奇。当他看到这些人手中的报名表时,顿时明白了他们的来意。

  他顿了一顿,继续说道:“而爱靖小学是首批试点,我想,若是五六岁的孩童都能学会,那我靖江的官员们,自然更不在话下。”他的声音里充满了期待与自信,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的美好景象。

  然而,也有人对林小风的计划表示疑惑。陈曙光皱着眉头问道:“林校长,请等一下。据我所知,爱靖小学不是八年制的学校吗?那这个五年秀才三年举人的计划该怎么实施呢?”

  然而,时代在变,对百姓有利的事物,不应该被藏匿。更何况,随着县里技术的日益提高,他们掌握着核心科技,还有什么好担忧的呢?

  靖江皇帝听了林小风的话后,不禁陷入了沉思。他深知靖江朝廷的财力有限,无法像过去那样对海外使团慷慨解囊。同时,他也明白林小风的话有道理。这些海外使团并不是靖江朝廷的臣子,而是商业伙伴。他们应该通过商业活动来建立关系而非政治交流。

  林小风露出自信的微笑,他从容地回答道:“问得好!上学期的教学成果大家已经看到了,学生们的识字率远超常人,甚至已经有人可以开始作诗写文章了。这足以证明我们爱靖学校的教育实力。而我们的‘五年秀才三年举人计划’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制定的。”

  此话一出,顿时引起了一阵骚动。人们纷纷围上前来,想听听关于分班的具体细节。“怎么分班?”有人急忙问道。观望的一群官员此时也忍不住凑上前来,竖起了耳朵。

  随着林小风的深入讲解,靖江帝频频点头表示赞同。大臣们也听得如痴如醉,每当讲完一种图表时,都能引发一阵热烈的讨论。尤其是那些经常需要处理大量数字统计的高官们更是兴奋不已,他们仿佛看到了工作量大幅减少、效率显著提高的美好未来。

  如今,皇孙的入学事宜已经安排得井井有条,林小风急切地想要将这个好消息告诉太子。他想象着太子听到这个消息后的喜悦与欣慰,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暖流。然而,当他真正站在东宫的大门前时,那份喜悦却被一种莫名的紧张所替代。

  然而,林小风并没有因此而沾沾自喜。他深知教育的道路漫长而艰辛,需要付出无数的努力和汗水。他深吸一口气,继续说道:“但是,我要提醒大家的是,即使我们为孩子们付出了如此巨大的努力,也不能保证他们每个人都能顺利通过考试。因为考试的结果不仅取决于我们的教育水平,更取决于孩子们自身的努力和天赋。因此,我要向大家承诺:凡是进入尖子班的学生,如果按照我们的教育计划未能实现考中秀才或举人的目标,我们将在毕业后全额退还你们本期的学费!”

  李秋炎见状更是气恼不已。他心中暗自盘算着如何能够扳回一局让众人看到他的才能和贡献。然而就在这时他突然意识到朝堂上的气氛已经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他们聚精会神地倾听着,唯恐错过任何关于尖子班的重要信息。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进入这个特殊的班级,接受更好的教育,为未来铺就一条坦途。

  然而,在人群中也有不和谐的声音响起。白永元和李秋炎这两位大臣站在陈曙光旁边脸色铁青。他们显然没有料到陈曙光会如此高调地赞美林小风。在他们的眼中林小风只是一个后起之秀根本不足以与他们相提并论。

  就在这时,一个清脆的声音从队伍中响起:“陛下,微臣有话要说。”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个年轻的官员站了出来。他名叫林小风,是朝中一位新晋的官员。虽然他的官职不高,但是他却以敢于直言而闻名于朝野。

  “那么,尖子班的教育计划是怎样的呢?会不会有什么特别的教学方法?”有人迫不及待地问道。

  林小风一听这话,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怒气。他眉头紧锁,沉声道:“书大人,您这话我就不爱听了。我给您找来的可都是正经的大专毕业生,他们在术数方面有着深厚的造诣。这个表格法就是他们一起研究出来的,他们的能力和学识可不容小觑。”

  他的话语刚落,朝堂之上便有几人纷纷附和,表示赞同。这些官员心中都清楚,如果皇孙去了爱靖小学,那么他们家的孩子,或许也能有机会与皇孙同窗共读,这对于他们来说,无疑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即便退一万步说,林小风真的背信弃义,降低了教学质量,他们也有足够的理由去找他算账。因此,这件事情对他们来说,确实是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就在这时,李秋炎的嘴角轻轻上扬,他感受到了一丝胜利的快感。他身旁的人们也仿佛被这股笑意感染,虽然没有人笑出声,但他们的目光都紧紧锁定在林小风的身上,仿佛在等待一场精彩的表演。

  李德贤看着林小风,无奈地叹了口气。他放下了手中的小棍,走到一旁坐下。那眼神中的愤怒和失望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深的无奈和疲惫。

  “老林啊,你不知道啊。”李德贤叹了口气说道,“这孩子啊,教他枪法他不学,教他学问他也学不会。我实在是没办法啊······”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哽咽和颤抖,仿佛要将所有的辛酸都倾诉出来。

  林小风听了这话,心中也不禁涌起一股同情和怜悯。

  请收藏本站:https://www.agtle.com。笔趣阁手机版:https://m.agtle.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